信息來源:倉庫社區(qū)論壇
王二大夏天頂著太陽,費盡千辛萬苦,跑了N多地方,終于找到兩處相對滿意的倉庫,并經同事們確認,都覺得不錯,報給老大哥。
老大哥召集財務、采購部門經過比較與核算,得出結論:租賃倉庫費用太高,決定自己買地建設。
買地的事王二沒能力解決,老大哥親自掛帥,把倉庫設計的工作交給了王二。王二連狗窩都沒蓋過,哪知道倉庫怎么建設啊,又一通拼命的學習,惡補相關知識,經過一周的修煉,終于有了點感覺。
倉庫設計包括布置設計、建筑設計、搬運系統(tǒng)設計和公用設施設計。其中:布置設計指對建筑物、運輸通道等做出有機組合和合理配置;
建筑設計指根據倉庫的空間需求,按照經濟、適用、安全、美觀的原則,對建筑內容和結構進行設計;
搬運系統(tǒng)設計指根據相關作業(yè)需要,對貨物搬運的搬運單元、搬運路線、搬運設備等做出合理安排;
公用設施設計則是對電力、照明、給排水、通風、空調等公用設施進行設計。
在建筑設計方面,有以下要求:
1、基礎
倉庫基礎部分一般根據建筑物重量、地面耐壓強度及土質條件,采用預制混凝土樁或混凝土澆筑樁進行建造。
2、骨架
倉庫一般采用框架式結構,由立柱或墻壁等構成。柱間距和柱的位置,對倉庫的使用十分關鍵。
3、立柱
立柱是骨架的主要組成部分,是承載梁及屋頂等上層建設載荷的主要構件。但是,倉庫內如有立柱,會減少倉儲容量并影響裝卸作業(yè),因此,應當盡量減少立柱的數量,同時權衡其對倉庫堅固性的影響。
4、墻壁
包括內墻和外墻。
內墻應按照建筑物防火要求設防火墻。防火墻的中間部分要設有通路,必須通過防火門在各區(qū)域之間來往,使各個區(qū)域成為獨立的保管場所。
外墻(包括地板、樓板和門),必須采用防火結構或簡易的耐火結構,使用不燃燒材料。
5、屋頂
應當具有一定的坡度,一般可采用鍍鋅鋼板、石棉瓦、帶色鋼板等材料,且必須使用阻燃材料。
6、地面
倉庫地面的結構主要應考慮耐壓強度,一般平房倉庫為2.5-3噸/平方米。
地面的承載能力是由保管貨物的質量、所使用裝卸機械的總重量、樓板骨架的跨度所決定的。地面要采取防止磨損、龜裂及剝離的施工方法,除特殊情況外,用噴射混凝土和抹板加工。
另外,地面要有良好的防潮措施。對于儲存易燃品的倉庫,應采用柔性地面層,防止產生火花。
7、出入口
倉庫出入口的位置和數量是由建筑的主體結構、進深長度、庫內貨物堆碼形式、通路設置、出入庫頻率、作業(yè)流程等因素決定的。多數情況下,每1000-1500平的面積,設4個出入口。
出入庫口尺寸的大小是由貨車是否出入庫,所用叉車的種類、尺寸、臺數、出入庫頻率以及保管貨物的尺寸大小等因素所決定。普通倉庫出入庫口的寬度、高度尺寸一般為3.5-4米。當貨車進入庫內時,出入口的有效高度為4米,有效寬度為4米。
如果貨車不能進入庫內,有效高度上限為3.7米,有效寬度上限為3.5米。
另外,防火墻的開口、高及寬均為2.5米;庫內墻壁開口處的尺寸,是由叉車高度、寬度、以及貨物尺寸、人行通道尺寸所決定的。
出入口的開啟方式可使用拉門式、開啟式及卷簾式三種。
8、窗戶
用于采光和通風,主要種類有高窗、地窗和天窗。倉庫為了防盜、防漏雨和排水,一般只采用高窗。
9、房檐
一般在出入庫口外側設置房檐,作用是遮擋雨雪,以保證在雨雪天能正常進行出入庫作業(yè);
另外,房檐之下還可以在出入庫時臨時放置貨物,寬度一般在4米左右。
10、層高
理論是越高越好,但實際上受貨物所能堆碼的高度、叉車的揚程、貨架高度等因素限制。
王二比較喜歡單層倉庫,所以準備層高至少9米。